close

  
  這裡的一草一木,宿秀江都充滿了深情。攝影 彭司進
  站在白雲山之巔,我們大聲呼喊。大山的回音,是這個世界動人的音符。攝影 彭司進
  夕陽的金光籠罩著群山。這是壯美的白雲山,來了,就不想離開。攝影 彭司進紅網保靖站9月19日訊(通訊員 李永樂)千山疊翠,萬木蔥蘢,幽谷深深,溪河潺潺。在保靖白雲山國家自然保護區,成千上萬種形形色色的植物茵蘊成蔭,點綴著群山。這些植物,都是宿秀江的朋友。
  “植物就像是自己的朋友一樣,認識一種新植物就像剛交了一個新朋友”。對於植物,宿秀江有一種特殊的情懷。
  白雲山是一個植物王國,由於垂直溫差大,有的地方一平米的地光草本植物就多達三十餘種。面對這些不同種類的植物,它們的名字,它們的形狀,以及它們的生活習性、種類歸屬,宿秀江皆能“隨口掂來”,瞭如指掌,如數家珍。
  宿秀江守土如金,他是這塊“自然資源寶庫”的當家人,那種源自內心對大自然的眷戀和熱愛,成為了他堅守這塊大山的不懈動力。
  朋友是從交心開始的。
  宿秀江起早貪黑,經常一個人穿梭在莽莽山林之間,每天都和植物悉心對話。迷彩服、解放鞋、裝滿工具的大帆布包、容量2公斤的大水壺等,這些都是宿秀江平日里的標配。護林員形象地把宿秀江比作“穿山甲”。
  每發現一種新的植物,宿秀江都如獲至寶,悉心觀察,仔細研究。他用眼睛看一看、鼻子聞一聞、手摸一摸,隨即腦袋開始高速旋轉,搜索豐富的知識庫,初步鑒定植物到底屬哪一科、哪一屬甚至哪一種。然後,他用照相機從不同角度拍攝圖片,記錄著植物每一個細微之處。
  標本資料建立以後,簡陋的“實驗室”就成了宿秀江的主戰場。在這個戰場里,雖然沒有硝煙,但他的心血早已匯聚成一條奔流不息的小河——查閱資料、走訪專家、四處勘探、風餐露宿,為的就是找到那麼幾個科學準確的數據。
  植物根、莖、葉、生活習性、生活環境等,都是宿秀江研究的內容,也是他認識植物朋友的突破口。
  “植物所開的花,蘊含著豐富的信息,我們通過分析花瓣、花托、花柱、花萼、花梗、柱頭、子房等結構就可以初步判定這種植物屬哪一科”。宿秀江介紹說。植物的花開花謝、生長繁衍,每一個細節都逃不出他那獨具慧眼的眼睛。同一種植物在不同時期、不同地點的生長狀況,宿秀江都“記錄在案”,以便做分類研究。
  為了準確地瞭解同一地方植被的生態關係,樣方調查法受到了重用。所謂樣方調查法,就是利用羅盤儀測出一個面積為20乘20平方米的正方形樣塊,用以系統地、科學地對樣塊里的植物進行對比研究,宿秀江介紹說。
  2009年8月,中國林科院、中科院會同生態站、吉首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參與的植物群落調查隊,對白雲山45個植被群叢進行了樣方調查,獲得無數珍貴資料。
  由於地區經濟發展滯後,加上人們環保意識不強,亂砍濫伐現象時有發生。在森林資源保護中,宿秀江不惜“兩肋插刀”。為此他跟人吵過架、摩托車輪胎被人扎過、得罪過不少人。
  姑姑家的牛因進入自然保護區,前前後後被宿秀江罰了6次。
  2012年4月,宿秀江一行照例巡山,正好碰到有人偷偷挖三尖杉樹,宿秀江三步並作兩步衝到那人面前,跟他講道理、辯是非,反覆制止勸說,最後樹終於恢復到了原位。
  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,宿秀江仍記憶猶新、歷歷在目。
  近年,人們的環保意識漸漸加強,砍伐現象明顯減少,植物的多樣性得到有力地保障,宿秀江功不可沒。
  2008年,白雲山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,2013年,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。短短4年多時間,宿秀江和他的白雲山創造了一個奇跡!
  堅守大山17年,其中艱辛誰人知?宿秀江甘之如飴,他始終堅信鬧市中搞不出林業!在山上摸爬滾打17年,他從未感覺寂寞,因為滿山遍野的植物全都是他的好朋友。
  宿秀江又進山了。風起了,雲動了,陽光溫柔地照射著大地,植物們隨風擺動,唱出了歡樂的歌曲。  (原標題:保靖白雲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採風:植物王國的主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l64qlcbt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